1月7日至8日,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。教育部黨組書記、部長陳寶生作工作報告。會議都強調了哪些內容?跟小助一起來看看吧——
1月7日至8日,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。會議強調,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,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,按照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和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立足新發展階段,貫徹新發展理念,構建新發展格局,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,堅持系統觀念,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,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堅持發展抓公平、改革抓體制、安全抓責任、整體抓質量、保證抓黨建,全面推進依法治教,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成果,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立柱架梁,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為建設教育強國開好局、起好步,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。教育部黨組書記、部長陳寶生作工作報告。
會議指出,剛剛過去的2020年,是極不平凡的一年,給教育系統帶來了一場大考、連環考、壓茬考。教育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在黨中央、國務院堅強領導下,迎難而上、砥礪奮進,統籌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,推進教育“十三五”規劃圓滿收官,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果,教育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,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取得重大進展,教育改革開放實現重大突破,扛過了大疫大考,經受了大風大浪,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,進一步增強了教育自信,推動中國教育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。
會議強調,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,教育改革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宏觀政策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,面臨著新形勢、新階段、新理念、新格局、新目標、新要求。教育系統要在認識上找差距,在工作上找短板,在措施上找弱項,在落實上找問題,在安全上找盲點,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、結果導向,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,切實抓好工作落實。
一是認真學習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,強化使命意識。要把握大勢、胸懷大局、結合實際,深刻認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必然性,自覺服從服務于構建新發展格局,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。
二是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,強化宗旨意識。要從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,自覺站在人民立場上想問題、作決策,推動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突出問題。
三是推進改革成果系統集成,強化協同意識。要善于從整體上看待和理解問題,善于從系統的觀點和結構的角度去解決問題,以更寬廣的視野來深化協同。
四是切實推動實際問題解決,強化擔當意識。要把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,打破思維定勢和工作套路,找到真正的問題,創造性應對問題。
五是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,強化風險意識。要繃緊安全發展這根弦,樹立底線思維,掌握戰略主動,提高應急處突能力,筑牢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的“銅墻鐵壁”。
一是深入實施“百年行動”,提升教育系統黨的建設質量。要完善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,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,健全黨的基層組織體系,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,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,形成落實黨的領導縱到底、橫到邊、全覆蓋的工作格局。
六是提升保障能力,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要千方百計鞏固4%成果,加快推進教育新基建,全面深化依法治教,為教育事業發展打造一個穩固的大后方。